景区抓拍采集人脸数据易泄露 解放游客双手还是方便他人窥探
在河道上漂流溅起水花、在过山车上飞驰激动尖叫,在山水林野间漫步前行……不用自己拍摄剪辑实时热点,花9.9元就可以获得一份记录旅行“精彩瞬间”的短视频,你是否会动心?
近日,南都·隐私护卫队走访发现,以往景区抓拍游客后出售照片的商业模式已逐渐“过时”,如今拍摄服务正升级为“全程跟拍+自动生成短视频”。景区在园内设置多处摄像头持续拍摄,将所摄素材传到小程序上,游客通过人脸识别查找获取属于自己的内容,最低9.9元即可购得一份自动剪辑包装好的短视频。
某景区出口处的抓拍服务广告牌。
对有旅拍需求的游客而言,这项服务无疑“解放双手”,提升了游玩体验感,但这些随时记录“精彩瞬间”的摄像头,也可能是监控追踪每个人的一双双“眼睛”。当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景区拍摄服务中,便利的背后暗藏着哪些风险?南都·隐私护卫队进行了走访实测。
从卖照片到卖视频,景区抓拍服务“升级”
“景区会拍摄请留下笑容”“留住美好瞬间记得表情管理”“扫码预约纪念短视频”……8月的一天,南都·隐私护卫队在北京一著名旅游景区内走访时,沿路看见许多写有类似内容的宣传广告牌。这些广告牌提示着园内多处有摄像头正在拍摄,并附有一个小程序二维码。景区抓拍采集人脸数据易泄露 解放游客双手还是方便他人窥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