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8岁奶奶ICU醒来开口要喝可乐 求生欲强背后的脆弱
78岁奶奶ICU醒来开口要喝可乐 求生欲强背后的脆弱!近日,浙江杭州,78岁的徐奶奶摸黑上厕所时,不慎滑倒,进了医院。刚送到急诊时,医生却发现,她的血糖仪直接“爆表”,抽出的血像蜂蜜一样黏稠,动脉血pH值跌至7.18,血糖82.73mmol/L(正常空腹<6.1),乳酸飙到20mmol/L,属于典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乳酸性酸中毒,心脏随时可能停跳。徐奶奶随即被送进ICU,抢救团队一度下达“病危”通知书。家里人无奈地说“她每天一瓶可乐(500ml)打底,平时特别爱吃汤圆、八宝饭,当作主食来吃的,十几年了!”医生瞬间明白:这是“甜蜜毒药”引发的代谢崩溃!在ICU里,一场“去糖化”战斗立即打响。经过抢救,徐奶奶从“鬼门关”回来了,她却问医生:“医生,有没有可乐,我要喝可乐!”在场医护哭笑不得,只能哄她:“奶奶,现在只能喝白开水,出院后想尝可乐的滋味儿,也只能抿一小口。”经内分泌科多次调整降糖方案,徐奶奶的血糖终于稳定。营养师为她量身定制了“老年控糖餐”。目前,老人已好转出院。不是“慢慢熬”而是一次就“爆雷”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“慢慢熬”出来的,其实高糖危象一次就能“爆雷”。浙江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荣林教授介绍:“这不是个例实时热点。仅今年入夏以来,科室已接诊因含糖饮料诱发高血糖危象的老年患者十余例,足以敲响警钟。”
江荣林教授提醒:一罐550mL可乐含游离糖约53克,已超过WHO“每日25g”上限;汤圆、八宝饭等糯米制品升糖指数90,与含糖饮料叠加,等于“火上浇油”。
老年人、肥胖者、有家族史的人,任何含糖或代糖饮料都应限量。口渴首选白开水、淡茶,或遵医嘱选用适合体质的中药代茶饮。别被“零度”“无糖”标签迷惑,“无蔗糖≠无升糖风险”。麦芽糖浆、果葡糖浆等隐形糖升糖速度可能比蔗糖更快。78岁奶奶ICU醒来开口要喝可乐 求生欲强背后的脆弱